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隆乳怎麼降低莢膜攣縮機率呢?

隆乳術中如何預防 莢膜攣縮 或是降低 莢膜攣縮 的機率呢? 楊醫師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 隆乳術後的莢膜攣縮 (Capsule Contracture),莢膜攣縮是所有隆乳醫師最不想遇到的情形之一,除了考慮患者本身的體質因素之外,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那如何預防?這篇來講一下就醫師本身,術前術中如何去避免莢膜攣縮。 「個人體質跟莢膜攣縮的相關性」 Q: 有沒有自體免疫疾病、疤痕、蟹足腫體質?   A: 目前 沒有明確醫學證據 ,證明 自體免疫疾病以及蟹足腫體質,跟隆乳莢膜攣縮有直接關聯  , 但二者都與「體質性膠原纖維增生反應」有關,因此在理論上,蟹足腫體質患者 可能 有較高機率出現較厚或緊縮的莢膜反應,但這並非絕對,且不構成隆乳的禁忌症。   可 能的關聯機制(理論推測): 膠原蛋白過度生成反應或發炎反應 蟹足腫體質與莢膜攣縮都涉及到局部膠原蛋白與纖維組織過度生成   有人推測蟹足腫體質患者在假體周圍也可能生成較厚的莢膜。      不同點:組織類型與發炎反應程度   在某些自體免疫體質下,身體對植入物的免疫反應可能較為激烈,進而提高莢膜攣縮或其他免疫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慢性發炎體質: 會促進纖維母細胞活化以及膠原蛋白沉積 Q:有 蟹足腫體質可以隆乳嗎?   A: 不 建議因蟹足腫體質而完全放棄隆乳,但術前要讓醫師充分知情,因為蟹足腫體質較可能會導致手術切口的疤痕增生。手術可以盡量避免乳暈切口,降低細菌污染風險 Q:有自體免疫疾病 可以隆乳嗎?   A: 自體免疫疾病非 隆乳絕對禁忌症,但 術前要與風濕免疫科醫師討論, 確保疾病處於「穩定緩解期」,並且 謹慎選擇假體與手術方式,降低術後發炎風險(如內視鏡腋下、雙平面植入),然後 術後嚴密追蹤莢膜形成情形   「術中手術醫師如何預防以及降低莢膜攣縮的機率」 為何會發生隆乳莢膜攣縮? 細菌污染與生物膜(Biofilm)形成:最關鍵原因之一, 即使無明顯感染,少量細菌殘留於植入物表面,也可能形成「生物膜」,誘發慢性免疫反應與纖維化 術中無菌操作不足: 若手術過程中未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增加細菌接觸假體的機會。 因此衍生出 「 14-Point Plan 無菌守則 」 來降低莢膜攣縮風險 血腫或漿液腫: 術後...

隆乳切口該如何選擇?

 『隆乳切口』到底要選哪個?或許這是許多求美者第一個會猶豫的問題,就讓楊醫師來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作為整形外科醫師,整外美容手術中最重要的一步,可能就是第一步:選擇切口

因為切口決定了手術疤痕,決定了手術路徑,同時也決定了手術難度

當然隆乳手術的切口,除了跟疤痕、路徑、手術難度、醫師個人技術有關之外,每個人的體態,乳暈大小以及隆乳的材質種類都會有所影響。

那想隆乳的妳/你,第一步又該如何思考以及選擇呢?尤其是許多有選擇障礙的愛美朋友。
我建議如果很在意疤痕的朋友,一開始可以從隆乳切口去做選擇,簡單來說,你最能接受手術疤痕在身體哪裡?最不能接受手術疤痕在身體哪裡?

首先你要接受的是,做任何手術,只要有切開身體,就會留下疤痕,不管疤痕是淺或深,一定會留下疤痕,差別就在於:疤痕能不能藏起來?能不能比較看不見?

所以可以從日常穿著、工作型態、個人體態條件、個人喜好去做隆乳切口的選擇:


  • 常常需要露腋下的:譬如喜歡穿無袖衣服/模特兒拍照需求等等,選擇乳暈或乳下。
  • 不喜歡乳暈/胸部有疤痕:親密接觸或正面全裸時比較容易會發現,選擇腋下。
  • 乳暈大可以從乳暈下切口,可以放較大size,也可以順便可以縮乳暈
  • 乳暈小如果想放較大size,就要選擇其他切口
  • 胸下胸部豐滿時站立時胸部垂下來會擋住,但躺下來還是會看到
  • 肚臍切口:腋下或胸部都不想要有疤痕,但此法較易有材質上的限制以及技術上的較高難度。
  • 選擇您信任的醫師最熟悉以及最推薦的手術方法
至於隆乳材質跟大小,以及更詳細的各種隆乳技術的優缺點,請各位愛美的朋友除了自我評估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跟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做好溝通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隆乳方式。

老話一句,「沒有最完美的胸部,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胸部」,才是最理想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