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是全天下最偉大的職業!產後媽咪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包含心理以及生理面向,楊醫師就身形上的三大變化,跟各位簡單介紹以及分享!這篇主要講的是胸部乳房部分。
產後媽咪最常遇到的三大身材問題:
- 胸部:乳房組織於哺乳過後萎縮甚至下垂、乳頭因哺乳變形、乳暈變大
- 腹部:妊娠紋、腹部皮膚鬆弛、腹直肌分離
- 私密部:外陰乾澀、陰道鬆弛或漏尿
胸部乳房變化:
- 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影響,乳房組織增生、乳房變大,乳頭及乳暈也會變得脹大,其中雌性激素和黃體素兩種賀爾蒙會促使黑色素細胞活化,導致黑色素大量被製造,讓乳頭、乳暈的顏色加深甚至變大,另外乳暈表面的一些分泌腺體(又稱蒙氏小結),也會增大凸起,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副乳增生腫脹的現象。
- 產後泌乳激素分泌,促使乳房開始分泌乳汁,胸部因為乳汁而脹奶,除了主動泌乳之外,更是需要外力按摩輔助擠奶,避免乳腺管阻塞,而胸部就不斷在脹奶和餵奶之間變大又變小,因而造成胸部皮膚鬆弛。
- 乳房是由脂肪、乳腺與纖維組織所構成的,大家知道為什麼胸部會挺嗎?是什麼東西把胸部牢牢地固定住不讓它掉下去嗎?答案就是胸部懸韌帶(又稱庫伯氏韌帶Cooper’s ligaments),這些韌帶將乳房腺體結構連結到胸膛,進而支撐起胸部組織的重量,而懷孕前後因為胸部變大又變小,這些韌帶向外延長收縮,彈性疲乏,進而造成斷裂以及鬆弛。
胸部下垂:
- 要先釐清一個觀念:胸部萎縮不等於胸部下垂,胸部下垂最重要的是要看「乳頭」跟「乳下緣」的相對位置,正常漂亮的胸部來說,乳頭要高於乳下緣,若乳頭低於乳下緣,那就是乳房下垂了,根據Regnault分級來分乳房下垂嚴重程度,依據嚴重程度來決定需要做的手術類型,若是輕度下垂到中度下垂,可以考慮做「隆乳手術」,若是中度到嚴重下垂,則通常要合併做「提乳手術」才能有效改善下垂問題。
- 另外還有「假性乳房下垂」,乳頭位置正常高於乳下緣,但是乳房組織有輕微垂於乳房下緣線之下的情況,也會呈現「北半球空、南半球滿」,乳房萎縮是「北半球空、南半球也不會太滿」的胸部上原凹陷情況,這兩種都可以考慮做「隆乳手術」來改善問題。
- 哺餵母乳對於嬰兒來說有許多的好處,那有人會問「餵母乳會造成胸部下垂嗎?」,答案是否定的喔!2008年登在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的一篇研究「哺乳對於乳房外觀的影響」,結果顯示哺乳並不會造成乳房下垂,而是曾經體重顯著減輕(55%)、較大的年齡、高體重指數(BMI)、較多的懷孕次數、懷孕時較豐滿的胸部罩杯以及抽煙習慣!而從這些危險因子看起來,楊醫師認為,皮膚鬆弛以及胸部懸韌帶斷裂鬆弛才是真正導致乳房下垂的重要因素!
- 那餵母乳跟乳頭變形有關係嗎?懷孕及哺乳時,本來乳頭乳暈就會變大變深,而長期親餵的確有可能讓乳頭被拉長,只要停止親餵,乳頭應該是會恢復原狀,但如果寶寶喝奶的方式不太對,用拉扯的方式喝奶就可能造成乳頭破損受傷,這樣長時間下來會造成乳頭變黑變長,甚至於變形下垂。
產後媽咪美型(Mommy Makeover)
- 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ASPS)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針對325,000個20歲至39歲的媽媽為調查對象,其中高達62%的媽媽對自己身形不滿意,考慮進行身形改造,在美國掀起一股「產後媽咪美型Mommy Makeover」風潮!
- 這個名詞流行起源自紐約,許多好萊塢國際影星,在接受此手術改造後,身形曲線煥然一新,因此帶動媽咪身形改造風潮。伴隨著觀念的改變,現在不僅在國外,國內也有許多地方媽媽們為了擁有更美好的身形而求醫。
- 在台灣,產後媽咪生產完忙於照顧小孩或著是要回去工作,因此會較疏於照護自己,所以多數產後媽咪會選擇在小孩上幼稚園或者是年齡較大後,才選擇做保養、光電療程甚至於手術,但有時候時間拖比較久,就會錯過治療以及手術的黃金時期!
- 隨著美容醫學進步,越來越多主打「非侵入性」、「零恢復期」、「微創治療」、「再生醫學」的儀器跟療程,可以提供給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嚴重程度的產後媽咪族群選擇!不必再拘泥於恢復時間以及小孩照顧的問題喔~
- 「產後媽咪美型Mommy Makeover」是針對產後媽媽做整體的規劃,從臉部到身材曲線到私密處的全方位調整計畫,最常見的三大項目就是:胸部、腹部跟私密部。
- 胸部:隆乳、提乳及乳頭整形
- 腹部:拉皮、抽脂、腹直肌縫合及體雕
- 私密部:陰道緊實、陰唇美型及美白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按讚、留言以及分享喔~歡迎到楊醫師IG逛逛

有什麼胸部上的相關問題,歡迎找楊醫師現場諮詢,看診與時間請參閱我的「看診資訊」欄喔!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先通知作者,並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以及盜用圖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