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孕媽咪隆乳問題集

孕媽咪隆乳問題集 這篇楊醫師搜集了一些常見懷孕與隆乳相關的問題解答說明,分享給大家! 問題1: 做過隆乳手術後,可以哺乳嗎? 解答: 這是許多女性在考慮隆乳手術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現今大多數主流隆乳手術 (筋膜下跟雙平面) ,因為兩者假體放置平面都在乳腺之下,所以並不會影響乳腺結構與哺乳功能喔! 另外若是選擇腋下或是胸下緣切口路徑,就也不會有經過乳腺組織的疑慮,有些乳暈邊緣切口的開法,會經過或是破壞到部分下緣的乳腺組織,可能會造成後續哺乳的乳腺阻塞,這要跟此類的手術醫師詳細討論喔~ 只要手術方式安全、醫師評估良好,未來還是能夠正常哺乳。媽媽的愛,不會因為美麗而打折,但還是建議在術前與醫師討論清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美麗與母愛都能兼顧。記得術後有哺乳計劃的媽咪,也要特別注意乳腺疏通與乳房護理喔! 問題2: 隆乳後若生小孩哺乳,要特別注意什麼? 解答: 其實只要手術路徑沒有傷害乳腺,大多數隆乳媽咪都能順利哺乳。若是選擇腋下或是胸下緣切口路徑,就也不會有經過乳腺組織的疑慮,有些乳暈邊緣切口的開法,會經過或是破壞到部分下緣的乳腺組織,可能會造成後續哺乳的乳腺阻塞,這要跟此類的手術醫師詳細討論喔~ 但術後在哺乳期間,有幾件事特別需要小心: 🔹 定時擠乳,避免乳腺阻塞 隆乳後的乳房組織可能稍緊實,一旦乳腺阻塞,更容易感到脹痛不適。 🔹 預防塞奶與乳腺炎 哺乳初期要養成勤擠奶、讓寶寶正確含乳的習慣,才能減少乳腺積奶、發炎風險。 🔹 注意乳房變化 如果出現局部紅腫、發熱或持續疼痛,務必盡快就醫,避免乳腺炎惡化。 問題3: 隆乳後若哺乳擠奶,會影響到假體形狀嗎? 解答: 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假體通常放在乳腺下方(肌肉下或筋膜下),而擠奶主要是針對乳腺與乳竇刺激,並不會直接影響假體。但如果長期嚴重塞奶、乳腺炎沒妥善處理,的確可能影響乳房外觀,但與假體本身無直接關聯,關鍵還是在於哺乳期的乳房照護。 有些人會問:那退奶針能幫助維持胸型嗎? 其實退奶針的目的是幫助抑制泌乳、加速退奶過程,減少哺乳過程中胸部因為漲奶退奶而造成的胸部維持韌帶彈性疲乏,對於胸部正常組織以及胸型的彈性維持,老實說是會有幫助的!所以您若真的非常在意胸部的形狀,可以考慮產後直接打退奶針不要餵母乳,不要被「一定要餵母乳」這個傳統思想束縛以及綁架喔~但若退奶太快或乳腺未疏通,仍有硬塊、變形的風險喔! ✔️ 建議...

隆乳術後可以運動健身嗎?

「隆乳會影響運動健身嗎?」

隨著現在健身運動的族群人數越來越多,追求健康性感的體態,並且分享在社群自媒體,成為一種趨勢。肌肉可以練大,但乳房胸部是由脂肪以及乳腺構成,並不能靠健身變大,反而會因為減脂而變得較小,因此也有許多健身的女性有隆乳上的需求,所以會有不少諮詢隆乳的女性朋友會問楊醫師說:「隆乳術後可以運動嗎?多久可以運動?隆乳會不會影響到健身的強度嗎?」



「隆乳平面」

首先要解釋,為何隆乳跟術後運動有關係?跟隆乳假體放置的平面有關係!


  • 現今主流是「雙平面」以及「筋膜下」
  • 「雙平面」就是俗稱的「半筋半肉」,乳房上半部多數由胸大肌覆蓋,下半部則是筋膜下,因為乳房假體上覆蓋的組織較多,對上胸較瘦的女性而言,能改善觸感跟邊緣感,而台灣女性普遍上胸都是偏瘦跟無肉。
  • 另外胸大肌的力量可以減少術後發生莢膜攣縮的機率,假體也因為有胸大肌包覆,所以支撐力較佳。再來就是假體和乳腺之間有胸大肌隔著,所以較不易干擾乳癌檢驗判讀。
  • 缺點是術後可能較為疼痛,以及雙手叉腰用力或手提重物時,可能因為胸大肌的收縮造成乳房稍微位移,而且乳房觸感可能會稍微變得比較有Q感(肌肉用力的彈性)。
「隆乳對運動的影響」

所以如果是有在追求健身的女性運動員或是比基尼健美選手,放在「胸肌下」或是「雙平面」的層次,可能會影響到使用胸大肌的相關運動動作表現(例如臥推、胸推、飛鳥、伏地挺身等等),或是因為這些動作,造成胸大肌帶動假體位移。

根據2004年登在「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的一篇文章:探討隆乳對於女性運動員胸大肌功能的影響,訪問了20位有隆乳的女性運動員,同時專門有在練胸部肌群,其中7位假體是放置在胸大肌下,13位放置在胸大肌上。儘管是20年前的研究,而且樣本較少,但仍然具有參考價值。

結果顯示:

  • 肌肉下隆乳的7位:

    • 7位平均約術後7.2週回到她們正常訓練菜單
    • 4到5位覺得,做仰臥推舉(bench press)、伏地挺身(push-up)、飛鳥夾胸(butterfly)的表現下降
    • 其中2位因為疼痛就不訓練胸部肌群了
    • 3位覺得胸部較硬
    • 多數(5位)覺得再選擇一次的話也是會放在肌肉下

  • 肌肉上隆乳的13位:

    • 平均術後3.8週回到正常訓練
    • 其中5位覺得,做仰臥推舉(bench press)、伏地挺身(push-up)、飛鳥夾胸(butterfly)的表現反而上升,這個很神奇,不過楊醫師後面會解釋
    • 沒有人覺得做胸大肌訓練時覺得痛
    • 2位覺得胸部比較緊,
    • 多數(12位)覺得再選擇一次的話也是會放在同樣位置

「隆乳後多久可以運動?」

根據上一篇隆乳後恢復期,大概一個月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跟運動,但每個人身體恢復情況、手術接受方式、假體種類都不一樣,所以前期一到三個月密集回診追蹤,讓手術醫師更能掌握您的情況,目前楊醫師通常會建議術後一到三個月再開始運動,所以其實隆乳術後多久可以運動並沒有一個共識。

但有一篇2022年登在整外第一名期刊「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的RCT研究,就針對這個主題,設計了研究:將初次隆乳的人(共225位),隨機分成三組:

  • 第一組(控制組):術後12個月不要做高強度運動(跑步、有氧、重訓等)
  • 第二組(介入組a有氧組):術後1週開始做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1週3次,每次1小時,持續12週,過程包含30-35分鐘的健走或跑步。如果過程覺得疼痛,就降低強度到覺得舒服的程度,也可以用走路代替跑步,甚至停止。
  • 第三組(介入組b重訓組):術後1週開始做強度訓練(strength training),1週3次,每次1小時,持續12週,過程包含主要肌群訓練:肩推(overhead press)、仰臥推舉(bench press)、二頭肌彎舉(biceps curls)、軀幹彎曲、髖部伸展、膝蓋彎曲及伸展。如果過程覺得疼痛,就降低強度到覺得舒服的程度,然後持續完成訓練。
結果顯示:

  • 併發症發生率:並無顯著差異(控制組7.5%,介入組6.9%),並且無人在一年追蹤時間內需要重修手術,併發症都是輕微的,例如疼痛、胸部較緊硬、乳頭感覺異常、不對稱、水波紋、下垂、假體輕微向上移位(可以利用壓胸帶改善,並且完全改善)
  • 疤痕:並無顯著差異
  • 自身滿意度(BREAST-Q): 介入組(運動組)明顯高於控制組,有氧組跟重訓組並無差異
討論:

  • 初次隆乳術後一週就開始運動:不會增加術後併發症機率、重新開刀機率、疤痕增生狀況,而且反而會增加隆乳滿意度喔!
  • 推測是因為「運動」讓人心情愉悅,運動時腦內啡以及多巴胺分泌,腦內啡緩解疼痛,多巴胺引起興奮、渴望和希望等情緒,鼓勵人追求目標。
  • 另外就是推測這些「有氧運動」和「重訓運動」其實跟日常活動(爬樓梯、站立、搬運拿東西)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早點活動對於肌肉群以及關節有所幫助!近年來多篇研究都顯示:早日下床活動以及復健對於心臟手術、骨科手術、頭頸手術、腦手術的患者恢復到正常生活有所幫助!

「總結」

以楊醫師目前的經驗以及建議,台灣女性多數還沒有像外國人那麼勇健,所以我會建議您至少一個月以上再開始做低強度的運動(跑步、輕重訓)術後一週內盡量不要做負重的工作十天到兩週起可以開始做腋下手臂的伸展運動(若是腋下隆乳者),目的是幫助腋下入口肌肉軟組織的放鬆,早一點運動可以幫助全身的筋骨舒展,對於恢復到正常生活作息是有幫助的!

留言

熱門文章